笔趣阁_全文免费无广告阅读 > 女生言情 > 重生1958,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> 第22章 野菌换油盐,知青账本记出头

第22章 野菌换油盐,知青账本记出头(1 / 1)

正月十五的雪果然歇了。

晨雾如乳,缠在村口的老槐枝头,迟迟不肯散去。

陈默已裹紧蓝布棉袄,将五斤干山菌仔细塞进旧帆布包最里层。

布包贴着心口,隔着粗布仍能触到菌子棱棱的边角,那是林英昨夜里在空间挑了半宿的,每片菌盖都晒得金黄,连褶皱里都没半粒泥沙。

他指尖轻抚过那干燥微糙的表面,仿佛还留着她掌心的温度。

“陈知青起这么早?”村口王二婶正扫雪,竹扫帚在雪地上划出沙沙响,像春蚕啃食桑叶。

陈默哈着白气点头:“去公社换点盐。”话音未落,靴底碾过薄冰,脆响如裂瓷,惊飞了枝桠上一串麻雀,扑棱声划破寂静。

寒风钻进领口,刺得脖颈生疼,可怀里的布包却像团小火,烧得他胸口发烫,他知道林英要的不只是盐,是条能走通的路。

三十里山路蜿蜒入林,枯枝在风中轻颤,远处山脊如墨线勾勒在灰白天际。

雪未全化,脚下一滑一绊,裤脚早被雪水浸透,膝盖以下冻得发木,鞋底结了薄冰壳,每走一步都咯吱作响。

可那包山菌紧贴心口,干燥温热,仿佛还带着松林晨露的清气,一呼一吸间,鼻尖便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菌香。

公社供销社的木门“吱呀”一声开时,陈默的鼻尖已冻得通红,像颗熟透的山楂。

柜台后扎蓝头巾的营业员刚要开口,忽见他掀开布包,那股子松针混着晨露的山菌香“刷”地窜出来,清冽如山涧奔流,直冲鼻腔。

她眼睛倏地亮了,抄起秤杆的手都带了抖:“上等的野榛蘑!没泥没杂,还带着山露气!”

秤砣在三斤精盐、五斤煤油、两包火柴上压了又压,末了又多抓了把红糖塞进陈默手里:“这算我搭的,多少年没见这么干净的山货了。”

陈默接过东西,指尖在布包夹层里摸了摸,那里还藏着半斤菌子。

他想起林英蹲在灶前翻账本的模样:煤油灯昏黄,映着她低垂的睫毛,墨水瓶旁堆着歪歪扭扭的算筹,面粉沾在她鼻尖,像落了星子。

她轻声说:“要是能有本农业书……”于是等营业员转身装煤油时,他迅速摸出那半斤菌子:“同志,能换支钢笔和《实用农业技术手册》么?”

回程的山路被太阳晒得泛着银光,雪面如撒了碎玻璃。

陈默把钢笔和手册贴身揣着,帆布包里盐袋碰撞,发出细碎的沙沙声,像春雨落在瓦片上。

他忽然笑出了声。

他想起林英昨天分菜时的模样:她蹲在院门口,竹篮里码着水灵灵的油菜,绿得能滴出汁来,分给二丫娘时多塞了把香菜,茎嫩叶鲜,还带着露水的凉意。

“给铁柱媳妇熬汤,去去燥。”那时赵铁柱正蹲在墙根瞪眼睛,可林英连眼皮都没抬,指尖沾着泥星子,倒像在摸自家地里的苗。

林英确实在摸苗。

陈默进院时,她正蹲在储物间门口分装精盐,竹筛里的盐粒白得晃眼,像细雪在阳光下反光。

“回来了?”她头也不抬,手下不停,每个粗布小包都系得死紧,指节因用力微微发白。

“每户换菜的多给一小撮。”

陈默把煤油桶搁在石桌上,见她面前摆了二十几个小包,最小的那个只装了半两:“给栓子他们的?”

“孩子长身体,缺盐会抽筋。”林英抬头,鬓角沾着草屑,声音轻得像风吹过麦穗,“王猎户家的狗蛋上月腿肚子抽得直哭,我瞧着心疼。”

她把最后一包盐塞进陈默手里,“这包给你,你那钢笔尖磨得太秃,蘸盐水泡泡能利些。”

陈默的耳尖霎时红了。

他望着她沾着盐粒的指尖,忽然想起昨夜雪地里她的眼睛,被炉火映着,亮得像寒潭里的星子,清冷又灼人。

院外忽然响起木杠压肩的吱呀声。

王猎户扛着两根松木跨进门槛,松针上的雪簌簌落了满地,冷气扑面而来。

他拍了拍松木,树皮粗糙,还留着斧头印子,松脂的清香在冷空气中弥漫开来:“英丫头,这是我用工分换的棚架料!”

林英摸着松木纹路笑:“王叔,等菜棚搭起来,头茬韭菜先给您家送一筐。”

这声响惊动了墙根的人。

赵铁柱正蹲在隔壁院门口啃冻萝卜,牙咬下去“咔哧”一声,冷汁溅到胡子上结了冰。

见王猎户扛着木头往林家去,后槽牙咬得咯咯响。

他把萝卜往雪地里一摔,大步追上去,粗手指戳在王猎户后背上:“停下!生产队的木材,岂能私相授受?”

王猎户转身,松木差点砸到赵铁柱脚面:“这是我拿工分换的!林家给的煤油,队里可有?”他撸起袖子,露出胳膊上的老茧,像树根盘结,“我砍了半宿山柴,换三斤煤油,合情合理!”

“放狗屁!”赵铁柱瞪圆了眼,伸手要夺松木,声音像破锣。

陈默快步上前,从怀里掏出皱巴巴的单据:“这是供销社开的换货单。木材是林家用山货换的煤油,再换的劳动报酬。”

他推了推眼镜,镜片后的目光清亮如溪水,“民兵副队长带头抢人劳动所得,才叫闲事管大了。”

赵铁柱的脸涨成猪肝色。

他盯着那张盖着红章的纸,喉咙里滚出闷吼:“知青少管。”

“铁柱哥。”林英突然开口。

她站在院门口,手里还攥着半袋盐,可眼神冷得像淬了冰,声音不高,却像刀锋划过冻土:“王叔的工分簿在队部放着,你要查,我陪你去。”

赵铁柱的手悬在半空,到底没敢落下去。

他狠狠啐了口唾沫,踢飞脚边的雪块:“走着瞧!”

当晚,村东头的酒坊飘出浓烈的烧刀子味,辛辣刺鼻,混着劣质烟草的焦臭。

赵铁柱灌了半壶酒,拍得木桌咚咚响,震得碗里汤花乱跳:“林英一个寡妇丫头,凭什么发这种财?她爹死了,娘瘫了,弟妹饿着,偏偏她天天吃香喝辣!”

“哥,她菜来得怪。”刘老三缩着脖子凑近,眼神像条偷油的耗子,声音压得极低,“我家二丫娘说,林家灶台上飘的香菜末,鲜得像刚掐的。可这大冬天的,谁家能种出活菜?”

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,“等雪化了,挖她后院!要是真没地……送她去公社‘审查’!”

赵铁柱灌下一大口酒,嘴角咧出狞笑。

他端起碗要喝菜汤,却见碗底沉着几丝翠绿,正是刘老三说的香菜末,嫩得能掐出水,还带着一股清冽的泥土香。

他“啪”地摔了碗,瓷片溅得满地:“查!等雪化了,老子亲自查!”

此时的林家西屋,油灯在空间里明明灭灭,光影在菜畦间跳跃。

林英蹲在菜畦边,新撒的盐粒随着寒潭水渗进黑土,发出细微的“滋滋”声,菜苗的嫩尖上挂着晶亮的水珠,微光下像缀着碎钻。

陈默靠在潭边的老槐树上,翻着刚换的《实用农业技术手册》,钢笔在纸页上沙沙记着:“黄芪耐旱,适合坡地;党参喜阴,可搭棚……”

“开春后,咱们种一百亩药材。”林英突然开口。

她的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,覆在百亩菜地上,像一片即将破土的希望。

“晒干了,换拖拉机。”

“拖拉机?!”陈默的钢笔“啪”地掉在地上。

他盯着她,喉结动了动,“那得多少山货?”

“不是山货。”林英弯腰摘下片油菜叶,放在手心里揉了揉,清苦的香气漫开来,带着泥土的湿润,“是咱们的地。”她望着空间外的方向,那里传来弟妹们的嬉闹声,笑声清脆如冰凌相碰。

“靠山屯不该一辈子靠两条腿进山打猎。你记账,我种地……”她转头看向陈默,眼睛亮得惊人,像点燃了整片夜空,“咱们要改命。”

陈默捡起钢笔,在手册扉页写下“靠山屯振兴计划”。

墨迹未干,窗外传来北风卷起的雪粒声,正月十八的晨雾里,赵铁柱蹲在墙根搓着冻红的手,铁锹尖在雪地上划出深痕,像道蓄势待发的伤口。

最新小说: 诡弈玲珑 哪有玫瑰不带刺 明暗交响 引朱砂 替你挡子弹的那道疤现在值多少钱 沪上大小姐,换亲随军后躺赢 念此江山共吟赏 七零年代: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错乱心跳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